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最新 >  >> 
八字与中医
来源: 个人图书馆-思明居士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29 13:08:36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先天具有气虚质的人,五行分布特征是肺肾弱,肝心旺,胃强脾弱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气虚质是以人体元气不足为总体特征的体质情况,以疲乏、气短、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。广义来讲,气具有推动、温煦、防御、固摄和气化等功能,气虚则导致这些功能减退,从而引起机体的某些功能低下或衰退。究其原因,自然是肺、脾胃、肾等脏腑功能相对不足,尤其是肺、脾不足所造成的。所以在示意图中,肺、脾、肾都处于中值线以下,为负值,功能相对不足是显而易见的。肺的呼吸功能不足,会影响体内气的生成,易咳喘无力,少气不足以息,或自汗畏风;加之肾气不足,则摄纳无权,可出现气急、气喘、呼多吸少,动辄更甚。其次,脾和胃的对立较大,胃强而脾弱,脾虚明显。脾气宜升,胃气宜降,若清气(水谷清气)不升,浊气难降,会出现舌苔厚腻,消化不良。而且脾主四肢,脾虚则肢体失养,易见怠倦乏力,精神委顿。这跟以上康熙的病情状态基本是吻合的。按《清宫医案研究》所载,1707年(康熙四十六年)2月,康熙亲笔“硃批”:“朕每年逢大寒季节仍有咳嗽症,今又复发。”说明他确有肺气虚的现象。由于肺、脾、肾功能相对不足,所以晚年出现气虚血瘀的情况。前文提到,根据《康熙起居注》,康熙晚年御医诊断为“胸痹”。胸痹,指胸部闷痛,甚则胸痛彻背,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。主要是因为阳气不能正常运行,致水饮或痰浊闭阻于胸中的病证。这自然跟气虚体质也有关联。气虚,气不足则血不行。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,康熙晚年可能是患了老年心脏和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。当然,根据命造信息来预测一个人的“阳寿”是困难的,若做“事后诸葛亮”,即在已知事实的情况下,再回过来进行分析,还是有“痕迹”可寻。这个“痕迹”是客观存在的,并不是能任意编造的。康熙死于1722年农历11月13日戌时,流年壬寅,这年的确有“大凶”的信号。最严重莫过于“日犯岁君”——日柱戊申跟流年壬寅,构成了天克地冲,即日干戊土克流年壬水,日支申金冲克流年寅木。同时,寅、巳、申又是三刑,加上大运乙亥,形成了寅申、巳亥四冲的局面。在前文的讨论中,我们已指出,此结构中,日支申金是一个关键字。它要“安静”,最忌刑冲。现在流年直接刑冲它,自然构成了凶兆。11月为壬子月,又出现了“填实”的情况,同时冲年支午火。而死于戌时,辰戌冲,四柱的四个根基都动摇了。究其要点而言,大运乙亥,亥水冲时支巳火禄神,在晚年已经是可能危及性命的信号,再加上这十分凶险的流年(日犯岁君,天克地冲),中国历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星终于陨落了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