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最新 >  >> 
医疗纠纷如何和解
来源: 法务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23 02:05:00
一、

医疗纠纷如何和解

医疗纠纷和解需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,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,终止争执。

找法网提醒您,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第四十六条规定,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,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;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,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,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


(资料图)

第四十七条规定,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,应当制作协议书。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、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,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。

二、

医疗纠纷技术鉴定流程梳理

医疗纠纷技术鉴定流程如下:

1.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市医学会提起鉴定申请,或患方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由医疗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,或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委托医学会鉴定。

2.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。

3.由申请一方或双方交纳鉴定费。

4.医学会通知双方提交陈述书、答辩书及鉴定所需材料。

5.查看相关专科专家名录并选出需回避的专家。

6.对双方认可的专家随机编号,由医患双方及医学会随机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。

7.召开鉴定会,医患双方按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各陈述(答辩)15分钟、专家提问、退庭。

8.专家讨论,出具医鉴结论报告。

9.若不服鉴定报告,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。

三、

处理医疗纠纷的原则是什么

1.依法处理原则。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,医患双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,依法调处,按章办事;

2.维护稳定原则。发生医疗纠纷后,各方应首先保障医疗机构工作秩序,不得影响其他患者合法的医疗权利;

3.公平公正原则。医患双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应遵循公平、公正原则,既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,也要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;

4.统一协调原则。发生医疗纠纷后,相关职能部门应协调行动,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。

在解决医患纠纷的时候,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、调解以及诉讼等方式,至于哪种方式是最好的,能够解决纠纷,则还需要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